香港2020年本地生产总值数据已经公布——27107.3亿港元,按照现行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约2.4万亿元。
这个数据是个什么概念呢?
从排名看,香港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之后,居全国第6位。从占比看,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1万亿元,香港占全国的2.36%。从增速看,同比下跌了6.1%,超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降幅。
回想到上世纪90年代香港经济总量一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间的变化引人深思。
观察香港的产业结构,多年来一直是“四大金刚”当家,即金融服务行业、旅游行业、贸易及物流行业、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行业。四大行业中两个挂着服务的名头,旅游行业和贸易物流行业从根本上说也还是服务行业,都是依赖型产业,对外部环境高度敏感。虽然四大行业产业水平都很高,但在遇到世界经济低迷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这种危机时,就疲态尽显,应付乏力。
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错过了产业转型升级。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的制造业开始向内地和东南亚地区转移,这种复制粘贴的模式挣到了一时的快钱,但也导致了本地制造业空心化,打断了向先进制造业进阶的趋势,严重削弱了香港经济的韧性。以旅游业为例,受疫情影响,内地及外国赴港旅游人员下跌九成以上,由于没有其他产业可供转移和“代偿”,与之关联密切的餐饮交通行业陷入低谷。
观察香港的发展后劲,科技创新一直处于“抱着金碗讨饭”的状态。香港的基础研究是世界一流水平,拥有一流的科技研究、专业服务、人才配套、法制税制等优势,4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50强,在生物医学、神经科学、基因组学、疫苗技术、干细胞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并没有由此生成新兴产业。
忽视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也就失去了在未来市场上的“议价权”。从财富聚集度上看,香港的财富集中在传统的房地产企业,没有拿得出手的世界知名科技企业,这在全世界金融中心城市里并不多见。
青少年是一座城市的未来,他们的成长成才、创新创业、消费休闲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朝气、灵气和烟火气。长期以来,香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香港现行制度的漏洞,推出“问题教材”,建立无良传媒,毒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加之社会阶层的固化,很多香港青年看不到上进的希望。
贻误了对青少年的国民教育,致使一些香港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甚至某些人甘做反中乱港分子的炮灰,也就更谈不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寻求广阔发展空间。
痛定思痛之后,要奋发有为。今天的香港已经到了转型创新再出发的抉择时刻。伴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出台和选举制度的完善,香港进入了一个良法善治的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为香港提供了新机遇。能不能在“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国家所长、香港所需”中充分发挥作用,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完成转型创新,将是香港实现“二次腾飞”的关键。(刘亮)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