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粉丝主播月赚20万元 直播带货真能赚这么多钱?

2021-12-09 16:41:33    来源:大河报    

近日,人社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发布了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带货主播”成为正式工种。数据显示,目前互联网营销从业人员超1000万人,并以每月8.8%的速度快速增长,直接带来的成交额达千亿元。

直播带货真能赚这么多钱?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即日起,大河报·豫视频推出走近“带货主播”,带你认识这一新工种。

“做直播带货,对于我们这种小商家来说,其实选择大于努力,做的第一个项目看似每天数据很好,日成交两三千单,但最后却赔了30多万。”带货主播李明(化名)说。

第一笔生意直接亏30万

郑州23岁的李明做带货2年多,其间他做过数十种品类,玩具、服装、零食、农产品、日用品等等,多次血本无归。

“我第一个项目做的是毛绒玩具,赔了30万进去。当时第一个账号就做爆了,每天是两三千单,还在保定专门租了一个仓库,但没想到不赚钱。”李明回忆起刚做带货的场景有些无奈。最开始做玩具,是因为刚好有亲戚从事这方面生意,自己能拿到低价货源,虽然销售量不少,但售后成了他最大的难题。

“卖的都是1米多高的玩偶,发货时我们抽真空。卖出后有瑕疵客户会要求退货,1米多高的玩具,不压缩发回来快递费都要40元,而这个东西我们成本40块钱,出现1单退货的,就相当于8单白做了。”加之销售量大,李明特意请了5个打包的师傅,团队差不多10个人,但只做了3个月就做不下去,算了算账,人工成本、售后成本,前后竟赔了30万左右。

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后,李明解散了团队,现在只有他和女友两个人在做,成本节省不少,但也很辛苦,从策划、选品、直播、客服、打包发货以及售后全都需要自己来。“稍微大些的直播间团队,随便一个客服都得四五千块钱工资,更别提主播了,再加上运营,各项都需要支出,每个月如果有一两天不赚钱,有可能会赔的几率会更大一些,现在虽然累点儿,但是好在是盈利的,如果能维持住,我准备再招几个人来帮忙。”在刚刚经历失败的那段时间,为了补上窟窿,李明只身一人前往杭州,做起了品牌服装尾单。一个人选货,选完货当晚直播。为了省钱,每天夜里12点下播后,骑共享单车3个多小时回出租房,第二天一早,进行发货并处理售后。

李明感慨,对于小商家来说,选品极为重要,因为大类目竞争极其激烈,而且投入高,存在压货回货的问题。“可能服装有20%、30%的利润你都不赚钱的,因为库存、尾货处理不掉。”“我目前做了5个账号矩阵,粉丝加起来也就几万,但一个月40万元销售额,利润在20万元左右。”

李明称,很多人会觉得直播间人多很厉害,其实关键还是在于转化。很多人看直播是看着玩,成交转化,在于流量的精准度,该投推广是要投的,另外是你的直播间转化能力,包括主播、话术、道具、营造的整体氛围。李明认为,对带货来说,和粉丝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决定性关系。

有些主播打擦边球

传统电商消费是“人找货”,消费者购买前一般会做充分了解,货比三家,但直播带货是“货找人”,消费者在短暂的直播当中,通过主播介绍完成消费。直播带货过程中,主播与消费者之间会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便滋生了很多虚假宣传,也有很多主播以卖惨、打擦边球获利。

“前段时间某日用品品牌上了热搜,一个粉丝只有1000多的主播看到商机,借卖惨销售,结果一场直播就卖了40万元的货,利润差不多20万元,现在已经被封号了。”李明向记者介绍了一个他看到的案例。不久前,有主播将头像和ID改成了该日用品品牌的名字,然后不断发布配有悲情音乐和文案的视频,在随后的卖货直播中,该主播当天销售额达40多万元,虽然在网友举报后直播间被封,但他所获得的利润仍旧可以提出。

李明透露,除这种打擦边球的主播外,还有一些消费者直播买的价格远高于一些电商平台,如最近卖得爆火的“折叠泡澡桶”“姨妈神器”就属于这种。

“有个朋友卖折叠泡澡桶,三天赚了100万元。”李明表示,主播会放大购买者的需求,这东西其实家里一般是用不到的,那么大一个桶,等水放满基本上水都凉了。李明向记者展示了店铺数据,一只“折叠泡澡桶”售价99元,30日内销售额在316万元,场均销售量在1494件,场均销售额11.7万元,在线观看人数在200至1500人不等。然而,该同款泡澡桶,在某电商平台售价仅45元。他就是直接从这个平台上拿货,然后再直播带货。“如果从工厂走量的话,甚至更便宜。”“姨妈神器”等产品同样类似,主播带货价格在168元至199元,某电商平台同款售价57元。

有专家曾公开呼吁,对于直播带货来说,它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业态,也是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它弥补了线下售货的一些不足,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目前,其监管相对具有滞后性,违法违规成本过低,平台为了短期效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接下来应当做的是把直播带货的监管及时地弥补上去,这样的话,才能够把这种新的消费形式、消费模式给巩固下来,并且让它能够很好地发展。专家表示,平台必须加大对直播带货不良行为的日常审核、监督和处罚,加大技术投入,通过技术监管来降低人工审核的压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关部门重拳出击,出台针对直播带货行业更加清晰、细致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不同部门之间要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明确各自监管职能,对违法违规直播带货行为加大曝光力度,并建立劣迹主播黑名单制度。(杨光 文图)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