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支付机构累计收罚单53张 反洗钱违规仍是重灾区

2021-12-22 09:01:58    来源:北京商报    

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支付行业的首个关键词仍是“严监管”。12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对年内支付罚单进行了统计。53张支付罚单,总计被罚没1.79亿元,不管是被罚数量还是金额均较上年有减缓之势,不过千万级巨额罚单仍然存在,也不乏有机构沦为罚单“常客”。从违规内容来看,反洗钱不力仍是主因。

53张罚单罚没1.79亿元

合规已成为支付机构的生命线,从被罚金额和数量来看,今年较上年有所缓解。具体来看,53张罚单中,包括4张千万级巨额罚单,其中,国通星驿因涉及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处罚款6710万元,这也是今年被罚的最高金额;此后,中金支付、瀚银支付、中汇支付相继在7月、8月、9月领到千万级罚单。

尽管今年未见上亿级罚单金额,但百万级罚单相较上年有所增加。包括乐刷科技、钱宝科技、联动优势、中付科技、开店宝、易联支付、北京恒信通、易宝支付、畅捷通、新生支付、银盛支付、财付通、拉卡拉、宝付支付14家支付机构均领到百万级别监管罚单,其中,联动优势因反洗钱不力被罚了2次,被罚金额总计超千万元。

被多次处罚的不止联动优势,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有不少机构频繁被央行处罚,沦为罚单“常客”。例如嘉联支付因反洗钱不力、违反机构管理规定等被处罚了3次;宝付支付也因反洗钱违规等问题,仅两日内就被罚363万元。

总的来看,相较去年而言,今年支付行业仍然延续着强监管态势。不过从金额和频次来看,较去年有所减少。在支付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看来,此现象一方面是支付机构对合规问题更加重视,纷纷成立合规部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连续几年的强监管,对支付行业的梳理取得了效果。

近些年来,第三方支付沦为很多网络诈骗、洗钱违法行为的通道,针对支付市场的各种乱象,从2015年开始,央行严控了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出台了备付金、分类监管等办法,同时加大了支付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统计显示,近几年针对支付违规处罚的金额持续上升,尤其是2020年大额罚单频出,合计罚没总金额超过了4亿元。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2021年罚没情况比2020年有所缓解,主要是随着近些年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支付领域整体合规程度有所提升。

反洗钱违规仍是重灾区

虽然今年罚单数量和金额均较2020年有所缓解,但类似的是,今年反洗钱违规仍是罚单重灾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53张罚单中,至少有36张是涉及反洗钱不力被罚,其中有3张是千万级巨额罚单;另外,罚单中双罚制比例也越来越高,有近半数罚单都处罚了公司相关责任人,处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梳理反洗钱罚单中最常见的违规事由,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交易,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保存义务等环节,仍是支付机构最容易出现的反洗钱问题。

王蓬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支付行业是碰钱的行业,信息流和资金流持续存在于展业过程之中,根据kyc(充分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机构需要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和身份识别等管理,包括身份识别、交易真实性审核、交易监测、反洗钱制度建立等方面都容易碰触反洗钱红线。

“机构频繁因为反洗钱不力领巨额罚单,有两方面原因,主观上可能会受到业务开展的影响,在盈利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涉嫌违规;而客观上收单机构也会受到服务商户过多的影响,存在无法在第一时间通过服务商对商户进行有效管理的可能性。”王蓬博补充道。

“反洗钱一旦被查出来肯定是要被重罚的。”这也成为支付行业的共识。正如一支付从业人士说道,其从业公司近几年已将反洗钱问题列为合规首要重点,但由于涉及商户量广、交易量多,很多客户身份识别、大额交易报告等,仍是公司反洗钱工作中的攻坚难点。

对此,王蓬博建议,支付机构确实要从主观上加强合规意识,认识到合规是业务存在的基础,强化反洗钱的机制建立,包括多外包服务商的管理,可以通过更多技术手段,强化对商户的管理和交易过程的风险识别。

C端硝烟再起

在业内看来,经过连续性的强监管措施后,支付行业的整体合规程度有所提升,预计在产品和解决方案等方面,支付机构将进一步持续深耕研发创新,并针对市场需求打造差异化服务手段。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作为存量资源,未来支付牌照的缩减或成为一种趋势,预计2022年支付行业将出现两个比较重要的变化,一是更多支付机构将加入到数字人民币的生态建设中去,围绕数字人民币的功能及推广需求展开一系列布局;二是伴随着“互联互通”进程的加速,金融消费者选择支付工具的自由程度将有所增强,原本已经稳固的C端支付或硝烟再起,巨头之间或为争夺C端用户再次加大营销力度。

“支付领域加强市场准入和管理趋势不改。”于百程认为,未来看,基于支付的商业价值、数据价值和用户价值,支付牌照一方面将逐渐成为生态型互联网巨头的标配;另一方面,监管趋严以及对违规的处罚力度加大,部分中小支付机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部分支付牌照价值下降。因此,支付业务的未来,一方面将与场景不断结合,与生态形成协同,另一方面是从支付拓展到细分服务,比如商户数字化综合服务等。

王蓬博则说道,“机构主要还是要明确发展方向,如何在合规的基础上获取利润最为重要,要找到能够长期获利的盈利模式”。(刘四红)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