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安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2022-10-17 14:07:32    来源:安徽日报    

在歙县大山深处的璜田乡胡埠口村,村民钱政达养殖的85万尾鱼畅游在天然泉水中,准备上市。

“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期待有更多的惠民政策出台。”钱政达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成为泉水鱼养殖大户的他,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彰显初心的一系列民生政策及其成效,犹如冬日的阳光,温暖着百姓生活,激发了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奋斗豪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摆脱贫困 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这十年中,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5年脱贫攻坚,全省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一批曾经的贫困户“逆袭”成为养殖能手——

顾学福是界首市舒庄镇大顾村的脱贫户,因身体问题无法外出务工,生活拮据。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开始养鸽。顾学福养的鸽子从刚开始的几百只,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只,如今年收益在4万元以上。

“没有脱贫攻坚政策,哪有我现在的好日子?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实行机械化投料、清扫,提高效益。”顾学福说。

在蒙城县楚村镇卢沟村村民慕灯会的养殖场,记者看到几十只山羊正在欢快地进食。2019年,在当地政府和村“两委”的帮扶下,慕灯会利用小额信贷发展山羊养殖并成功脱贫。2021年,慕灯会一家年收入超过7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万元。

“我是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慕灯会感激地说。

“我们脱贫户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村民纪道明说。

2003年,纪道明的妻子在外务工时不幸被卡车撞伤,家庭因此陷入贫困。

2014年,在梅山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纪道明开始养牛,规模不断扩大,今年收入有望超过15万元。2019年,纪道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中国好人”等荣誉。

农村的“三变”改革,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

10月13日下午,宣城市宣州区澄江街道花园村村民陈春兰和腰鼓队队友们一起来到城区的府山广场参加腰鼓表演。

“年轻时哪会想到我老了能过上年终拿分红、每月有养老金的生活。”今年60岁的陈春兰说。

花园村是城中村,在城市建设中,村里土地被征用,村集体积累了1400多万元集体资金。是一分了之,还是做大蛋糕?村委会选择了后者。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花园村在全省率先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率先拿到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率先实行村集体资产自主经营,被誉为“安徽股改第一村”。花园村先后创办了幸福花园老年公寓、金色花园酒店、花园农副产品配送中心、花园餐饮等7个项目,解决了就业问题,壮大了集体经济。从2018年开始,花园村连续4年进行分红,总额达到434.7万元。

“能够见证农村的美丽蝶变,我感到十分自豪!我相信党的二十大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红利。”陈春兰说。

农民工创业孵化园,为城乡建设培育人才——

今年62岁的郑臻,曾是合肥市肥东县偏远乡镇农民,从事建筑施工30多年,先后在天津、青岛等地务工。前些年,郑臻回乡落户合肥市瑶海区。2020年1月,瑶海区建成安徽省首家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从此,郑臻和他的工友们有了自己的“幸福驿站”。

除了生活上的保障服务外,园区还为农民工及创业者提供实名制登记、技能培训、就业推介、工商代办、法律咨询等20项孵化支持。2020年,郑臻成立了建筑劳务公司——安徽臻疃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实现了创业梦想。

“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梦想成真。我们要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继续努力,在建设美丽城乡中贡献力量。”郑臻说。

枝叶关情 在改善民生中沐浴阳光

民生问题关系千家万户。

十年来,安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2012年至2021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安排民生领域支出4.9万亿元,平均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年均增长9.4%。其中,民生工程累计投入9134亿元,年均增长10.6%,人均受益1.5万元。民生工程群众满意度连续10年保持在85%以上,密切了干群关系,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10月14日,记者联系到家住池州市东至县葛公镇同春村的高校毕业生张乐时,她已经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工作了。

“多亏了党的政策好,我父亲住院和手术费用可以报销大部分。读书期间,助学金也保障了我的生活费用。毕业后,东至县人社局帮扶专员还主动帮我准备面试。”张乐说,“现在,村里给母亲介绍了一份保洁工作,我也可以自己挣钱了。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越来越好。”

让人人享有健康医疗服务。在桐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看到女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地穿珠子,江女士欣慰不已。

“孩子患有自闭症,之前除了会叫‘妈妈’,其他什么话都不会说。通过这3个多月的康复训练,现在表达语言能力提高了,还会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江女士说。

今年以来,桐城市残联聚焦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需求,成立桐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目前,已有237名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桐城市残联理事长陈瑛表示,该市残联将加强与其他部门联动,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老旧小区改造让生活更有温度。“这些年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区的边边角角利用起来了,体育健身设施多起来了,环境也整洁起来了,老百姓时时处处都能活动、休闲,生活变得多彩了。”铜陵市铜官区幸福社区居民郜龙海高兴地说。

记者从社区广场出发,步行约五六分钟,看到一处彩色沥青休闲场地,不少老年人在使用体育设施锻炼,还有很多孩子正用滑板车“冲浪”。

十年来,铜陵市累计改造老旧小区154个,惠及百姓近10万户。

家门口畅享文化空间。10月13日上午9时,“军旅迷”刘延熹准时出现在马鞍山市当涂县南营悦书房。他倒好一杯热水,捧上一部小说,一待就是一上午。眉发花白的刘老,只要捧起书本便精神十足。

目前,当涂县包括县图书馆在内,已建成10个城市阅读空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15分钟阅读圈”体系,日均接待3500余人次,节假日在5000人次以上。

实施暖民心行动,让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

“安心托幼”托起美好未来。10月12日,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一幼儿园内,2岁女孩杨方姝妍在托育老师的照顾下专心地摆弄着智力玩具。她的父亲告诉记者:“我们夫妻俩都要上班,老人只能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孩子的早教一直是我们担心的事情。现在好了,有了专业的托育园,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今年以来,田家庵区持续开展十项暖民心行动,由区教体局牵头的“安心托幼”行动,已完成新增托位数1002个,新增公办园学位700个。2022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

老有所学,不仅学得了,还能学得好。10月13日,在滁州市全椒县襄河社区老年学校国学堂,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书法、绘画,学习古琴、京剧表演。

全椒县正聚焦“学得了”“学得好”目标,整合盘活全县现有各类存量设施资源和师资队伍,开发了一批通用课程和老年人喜闻乐见的特色课程。该县老年大学的教学楼建筑面积从最初的83平方米扩展到5700多平方米,而且新增了烹饪、京剧、瑜伽、健身花棍等新课程,学员600多人,共开设29门课程、35个教学班。

“从今年9月开始,襄河社区在太平古城老年学校开设了古琴班,圆了我的梦想。”襄河社区老年学校国学堂学员黎玲对记者说,相信党和政府会更加关注关心老年群体,让老人都能老有所学、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豪情满怀 在踔厉奋发中期冀未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十年砥砺奋进,拥抱美好生活。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省广大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激情、奋斗的姿态,表达对盛会的美好期待。

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升级——

在蚌埠市固镇县连城镇强楼村,脱贫户王伟平一大早就在村道上打扫卫生。

“得益于党的好政策,让我在家门口有了谋生的工作,家里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得到保障。现在我们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有了独立的水冲式厕所,日子越过越好。”王伟平说,“我们热切期盼有更多增进民生福祉的好政策、好措施,让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升级。”

10月11日,午后的暖阳照在濉溪县邮电局家属院,几位老人正聚集在小区的一角,开心地聊天。

“雨污分流改造、修建道路、划停车位……老旧小区整治,让我们这个老小区有了大变化。”今年66岁的王进兵提起小区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他说:“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大事、要事、喜事,我们期盼出台更多惠民政策,让更多老百姓共享发展红利。”

期盼文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

芜湖市弋江区长江之畔静谧的江湾书院,读者或在书架前挑选书籍,或落座一隅,沉浸在书香世界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致力打造“书香芜湖”,促进全民阅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突出公益性质,建设以免费阅读、文化展示、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十五分钟阅读圈”。

目前,芜湖已建成“城市书房”30个,共接待读者超过120万人次。弋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丁萃蓉表示,对党的二十大充满期待,相信文化事业将迎来新的辉煌。

期盼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0月13日上午,淮南市寿县正阳关镇花门村村民刘安贵在晾晒刚刚收获的水稻。

“如今,我养了11头牛,种了10亩多水稻,家属在外务工,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我期待党的好政策更多关注乡村发展,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刘安贵告诉记者。

9月3日,宿州市砀山县采购的100台新能源电动公交车正式运营,新公交车线路覆盖砀山县各镇(园区)各行政村(社区)。

“作为退伍军人,我可以免费乘坐公交。”砀山县周寨镇50多岁的村民周军海说,他期望能够出台更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举措,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希望有更多针对进城务工年轻人的利好消息,在购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让我们能更好地融入城市。”高中毕业来到亳州市区打工的外卖小哥陈飞满怀期待地说。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